2022-07-20 19:57:06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阅读量:13775
日前,教育部召开第八届教育十年暨1+1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10年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成果。
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日前,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希望的xi河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功进入绕日轨道,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空间太阳探测时代这一世界性的成果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也凝聚了高校师生的才华
这对我们国家在太阳物理和空间物理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太阳双超级卫星科学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川说
10年来,教育部组织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立足两个大局,坚持四个导向,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率先自主研发中国首台大型绞吸疏浚设备田坤,完成了从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北大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的研发,帮助中国实现了从跟跑到领先的跨越,由湖南科技大学牵头研制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牛海ⅱ打破了我国可燃冰勘探技术和装备对国外的依赖...一系列创新突破都体现了高校为我国科技事业提供的强大支撑。
10年来,高校创新成果更加显著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6项和67%的自然科学奖被高校收录近三年来,高校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
10年来,教育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高校率先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0%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科技创新汇聚力量
10年来,高校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大先生,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大年,钟扬,李保国,以及王大中,刘永坦,钱七虎,王泽山等
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大国’教育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司长雷超子表示,未来教育部将继续加强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继续加强前沿科学中心,集成研究平台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更好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支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
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清华大学医学部大楼二楼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张教授和他的团队成员再次就突变株奥米克隆如何应对抗体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这两年,不断实验,争分夺秒,与病毒变异较劲,已经成为他们的常态直到2021年12月8日晚,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新冠肺炎抗体药物被中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上市日前,药物上市,抗新冠肺炎抗体药物进入千家万户
近10年来,在产学研结合的背景下,高校科研越来越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当代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在6G网络技术的艰难处境下,东南大学研究团队首创了光子太赫兹光纤集成实时传输架构,找到了新的突破方向,中国农业大学,西北A&F大学等高校率先承担了农业农村40%的R&D重点项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哈工大帮忙把水立方改造成了艾斯·库伯,东华大学让冬奥会火炬飞了起来...很多高校尽了最大努力,共同支持充满科技感的北京冬奥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使命在肩,不断有新突破。
江苏将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源头的作用,不断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江苏省委教育委员会副书记徐自民说
推进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
10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2020年发布《关于规范高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创新素质,能力和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在高校逐步确立
面对工作流程复杂,经费管理报销难等问题,如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教育部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的改革继续赋予高校更大的科研管理自主权,简化财务报销流程,为高校配备科研辅助人员,明确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红线和底线,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定心丸
教育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组织高校开展了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多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一系列试点高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通过推进科技评价,成果转化等改革,引导科研人员的价值追求,建立符合新阶段新要求的高校创新文化,营造求真务实的创新生态10年来,科技体制机制不断改革,为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10年来,高校科技实现了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曲振源说
《中国教育报》2022年7月2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