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留学 > 正文

学习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2022-09-20 11:55:33   来源:人民网阅读量:17659   

学生学习快乐的基本保障是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刘健教授,刘红云教授在《区域教育质量与健康体检报告》中提出了五项基本保障:保证睡眠,早餐和营养规律,保证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保证每天至少半小时的自主阅读,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生活在双减的背景下,我们对幸福教育和科学育儿有哪些新的认知

最近几天,记者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刘健教授做了分析。

五保中每缺少一项,幸福感较高的中小学生比例就会下降10%左右。

如果做到五个基本保证:睡眠基本保证,早餐规律,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每天读书半小时,家长关注孩子生活,91.5%的小学生和84.1%的中学生会感到幸福没有每一个保障,幸福感较高的中小学生比例会下降10%左右

记者:五保是怎么确定的对父母有什么启示

刘健:2021年上半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中小学生的睡眠,读物,体质等提出了特殊要求其实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专家团队十几年来一直在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五保一方面是对教育现实和国家政策措施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是对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研究领域成果的总结比如,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是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与学生压力大,兴趣下降,网瘾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早餐,因为早餐不仅影响学生的大脑工作效率,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成绩,体育活动也是如此其他的事情,像读书和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关心,看似简单易行,却有着无穷的好处从五保开始,希望家长和学校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因此,项目组建立了五项基本保障,希望用实实在在的证据,为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学校环境,改善家庭教育提供一套组合拳,保障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对于家长来说,五保不仅仅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提升孩子幸福感的锦囊,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看出,教育不必有那么多的焦虑,愤怒和无力感而是可以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不断提高孩子的科学育儿能力,做一个成长中的父母,成全孩子,成全自己

手机依赖症成为教育新痛点在调查数据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反映了在家走到哪里父母都要拿着手机的现象,而家庭手机使用规律差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更高

记者:孩子应该如何使用手机很多家长无所适从:孩子年纪大了,管不了面对手机使用的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刘健:控制孩子玩手机,家长自己不要做手机迷身正,不使,他是不对的,虽然他不服从父母与孩子相处时,不能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代替面对面的亲子活动,给孩子留下手机更像同伴而不是父母的印象,不能表现出对手机的过度关注和依恋,让孩子对手机的魔力着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倾听,分享和沟通,可以让孩子时刻感受到亲情,尊重和接纳,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家长要看到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孩子的哪些需求被忽视或者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同伴关系,成就和快乐的需求当家长发现孩子可能有依赖手机的倾向时,不要过早地给孩子定性描述,不问原因地批评孩子而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到孩子问题行为背后可能的诱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通过制定手机使用规则,激发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手机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使用得当,还可以成为孩子学习探索的帮手和孩子一起制定使用手机的时间,场景和规则,给予引导,信任和支持,帮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手机

善于构造策略的学生在解题上明显更胜一筹。

数据表明,记忆策略并不能带来好的效果,尤其是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在构建策略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往往更有优势。

记者:您能解释一下构建策略和高水平的能力表现具体指的是什么吗这对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更高层次的能力有什么影响

刘健:学习策略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有意识的思维或行动他们经常被用来衡量和评估学生是否能学习和思考项目组主要借鉴了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将学习策略分为记忆策略,监控策略和建构策略其中,建构策略更注重学生能否联系现实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背景,尝试建立知识联系,寻求新的方法和创意比如学习的时候,我可以试着把它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我会思考如何把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高阶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在遇到不熟悉的情境和不确定的问题时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通常包括问题提出,分析推理,批判性思维,科学探究,综合应用和创造性思维等它是一种以批判的态度创造性地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评价事件的能力

不同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记忆策略的作用是巩固知识,强化程序,检索信息,帮助学生在早期学习阶段打下基础策略要求学生将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这种策略通常与深度学习,内在动机和创造力等概念相关多年的大规模评价数据表明,对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标准题,强调记忆策略和建构策略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可是,当学生面对非常规复杂的问题时,善于构建策略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上明显更胜一筹这一结论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学生普遍适用

人际关系在青少年发展的很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记者:我们看到,在高层次的能力表现和抗逆境能力方面,人际关系比人们的真实感受更重要,比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这是什么意思

刘健:人际关系在青少年发展的很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三种关系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这三种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比如我们团队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结果显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晴雨表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东部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师生关系良好的学校在道德行为,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自尊,学校归属感等多项指标上往往处于较高水平

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给学生更多的关心,爱护,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在平等,关爱的师生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进入主体状态,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通过班会课,心理健康课,学生社团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如何与同伴建立友谊,处理矛盾,增强沟通能力,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积极促进家校协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在家庭中采取适当的教育行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保障体系。

数据显示,阅读有助于学生学业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网络成瘾和对手机的依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每天阅读半小时,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好处,当家中书籍数量相等时,阅读兴趣较高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另外,选择性阅读也很重要读故事书和介绍人或自然的书会帮助学生发展

记者:有人曾经说过,最好的学区房就是让孩子有一个温暖的自习室营造书香氛围,养成读书习惯,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家长对此应该有怎样的积极态度

刘健:读书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引导孩子阅读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首先,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家里,尽量提供家庭资源,促进孩子的课外阅读这些资源可以是安静的自习室,独立的书桌,丰富的阅读书籍等,并着力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第二,家长需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优秀课外阅读内容良好的阅读环境并不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唯一途径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观察孩子的阅读取向,以孩子的阅读兴趣,心智发展和理解能力为参考,学会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创设各种场景引导孩子分享阅读成果,谈谈阅读感受,尽可能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前提下,引导和鼓励孩子不断拓展阅读领域,丰富精神世界

第三,加强孩子的阅读输入指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每天固定时间完成阅读,鼓励孩子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我们团队在往年考区的数据也证明,阅读投入不仅影响学生的阅读学业成绩,而且对学生的整体学业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家长要示范好阅读是家长和孩子学习的重要榜样家长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启发孩子阅读比如亲子共读,分享交流等,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实践要注意把阅读与孩子的思考和交流结合起来,鼓励孩子阅读和思考,帮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往往对初中和高中生的发展起到反作用。

数据显示,家长如何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影响但是,如果家长过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往往会对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发展起到反作用

记者:应该如何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

刘健:现有的国际研究大多表明,父母更关心孩子,这往往对孩子的学业提高有积极影响但五年前,我们发现中国并不是这样:小学阶段,父母更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往往更好,但是初中有个拐点,高中阶段完全适得其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学校教育环境,已经让学生处于一种高甚至是沉重的学习期望氛围之中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学业影响,可能会适得其反

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合理的教育预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成功观以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身心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逐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思想,情感,心理的引导和关怀,促进孩子的多元化发展注重孩子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家长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父母和孩子应该采取民主的方式,应该是引导而不是支配和控制,是没有放纵的自由多项研究表明,民主型父母在适当管教孩子的同时,可以给予孩子理解和支持,使孩子产生温暖,信任,安全感等积极体验,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产生积极影响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