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大小施老师和两代巴琼妮薪火相传——国际中文教育巡礼3

2022-07-16 09:49:20   来源:人民网阅读量:17601   

2008年,石在英国曼彻斯特举办讲座,并在参观当地一所开设汉语课程的小学时拍摄了照片。

记得刚进大学的时候,听过一位东欧汉学家的讲座,讲的是葡萄这个外来词传入中国的历史这位学者名气很大,学识渊博,但他的汉语口语却不敢恭维欧洲的汉学研究历史悠久,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很少有外国人能说一口地道的汉语

产后40多天,第一次上语文教学班。

在我成为一名中文老师之前,我和我的丈夫石广恒与外国学生有过接触当时北大中文系有留学生学了两年中文后,他们加入了该系,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那时候上课没有课本,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留学生要完全理解古代汉语,文学史等课程并做好笔记并不容易!所以每个留学生都有一个固定的中国同学进行辅导,每周两次我和广恒是匈牙利同学的辅导员,我辅导的女同学叫巴琼尼她聪明勤奋,但各科笔记难免有疏漏,还有很多难题我每次都要花几个小时回答问题,帮她补笔记其他人的情况也大多如此这份义务工作让我们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1961年,我们本科毕业那一年,教育部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储备教师教授汉语作为国家语言,他们必须先学习三年外语我和光恒学的是阿拉伯语三年后,我们去了北京语言学院工作,开始了我们漫长的汉语教学生涯

我报到学校不久,就生下了女儿,由天津的阿姨照顾没想到仅仅过了40天,我就收到了学校的电报,通知我马上回学校,说阿尔及利亚新生急需阿拉伯语老师当时还在商量怎么养孩子,让我马上回学校,让我措手不及焦急之下,我发现阿姨家附近有个地质队员的托儿所,可以照顾婴儿虽然我没有放弃,但最后还是把孩子送到了托儿所就这样,我休了46天假回到北京,第一次去教语文

那时候老师基本都住校,有家的只能周末回去,因为从早到晚都是工作时间白天上课时间多,每天晚上都要去宿舍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在从事国际汉语教育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友谊感和成就感。

改革开放后,语文教学更加规范,我们有条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我们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总结实践经验,编写了一批教材和字典广亨在东京外国语大学当老师的时候,发现新闻阅读课大多是临时用报纸上的一些新闻作为教材,但是新闻是有时效性的,不能重复使用,也不能总结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根据内容将教科书分成20个主题,如采访和会谈,政治,经济,健康,体育...选取每个题目的常用词和句型,编成阅读短文和习题,讲解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各类新闻的语言特点和理解路径,而不是仅仅让学生理解某一篇报道为此我们编撰了《中国新闻概论》一书,其日文和韩文注释版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退休前后,我和广恒合编了《语文教学大辞典》,提供了很多基于教学实践的带有比较和提示的用例2011年,该书第一版印刷了5000册,很快销售一空,2014年再版有年轻的同事说,他们带着这本词典出国教书,它提供的解释和对比实例减轻了他们备课的压力

广还编纂了《汉语口语词词典》,遵循了王力先生早年倡导的原则:重视中国人学而不察的研究,但外国人认为是特殊的举个例子,一个日本老师中文说得很流利,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经常说看你说的!你说的话应该被听到,但怎么能看到呢作为一名高级教师,他不好意思问别人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看了广衡对这个成语的解释,他恍然大悟,原来这解决了他长久以来的疑惑

在国际汉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友谊感和成就感广亨曾对年轻的同事们说,老师要像鲁迅先生怀念的藤野先生那样教书育人,为人处世,关心学生很多年后,学生可能不记得你的名字,但他们会记得一位让他永远感动的语文老师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在埃及Ain Shams大学任教时,我们系是非洲唯一的中文系现在,不仅在埃及,在非洲,汉语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系都是我们学生成立的,有的还当了系主任我们教的第一个学生莫森·法尔加尼博士成了著名的汉学家,翻译了中国古代经典《道德经》,《四书》,《战国策》,《列子》,《孙子兵法》,《离骚》以及大量现代文学作品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获得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和中阿友好杰出贡献奖

这里有一个小花絮大概20年前,一个韩国学生给我看了一张和很多国家同学的合影突然发现其中一个女生很像我的导师巴琼尼,就问她这个同学是不是匈牙利人韩国同学很惊讶的问我怎么认识照片里的人我说我认识她妈妈后来证实她是巴琼尼的女儿,已经是在中国留学的第二代匈牙利留学生

我的女儿石也在教国际学生汉语她从教20多年,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

现在不仅是国内的第二代留学生,还有我们的女儿石,那个因为我的紧急命令而早早被送进全日制幼儿园的宝宝,也在给留学生教授汉语,而且她已经在北大当了20多年的教授了。

上世纪70年代初,石每天放学后都来到北京语言文化学院主楼的办公室一天,两个老师正在记录一段和一个孩子的对话当他们看到她时,他们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让她扮演其中一个孩子的角色虽然女儿有点胆小,但还是接受了任务

很快,一个老师在校园里遇到了她的女儿和几个阿拉伯学生,并告诉他们,你听到的录音里的孩子就是她!

改革开放前,留学生与普通中国人交流的机会还很少那些学生听了很兴奋,就问石:你多大了你几年级我女儿大方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那次和学生的对话,可以算是我女儿教语文的初步经验后来,她正式加入北大,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因为我家有两个石老师,所以她有时被称为小石老师她刚开始教的时候,我经常和她一起备课,指出一些注意事项,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现在,她正在研究汉字教学史和国际汉语教学,成为了一名二代教师

在北京语言大学建校40周年之际,我写了一首小诗《江城子》,虽然是旧诗,因为它代表了我的心声下面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我喜欢听外国人唱北京话,屏幕上全是风景普通的,活泼的,不寻常的谁知坎坷路,酸甜苦辣,我辈都尝过亲手种桃李,寺庙化膏有什么不好中华文明,只愿四处传播寄语新人努力,风正,扬帆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