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前 > 正文

陕西宝鸡:让学生爱劳动、会劳动

2022-11-21 14:05:01   来源:人民网阅读量:7572   

在这里,学生们按照传统历法,根据二十四节气点瓜,种豆,浇水,施肥,帮助庄稼,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在这里,学生走近雷达和卫星导航的幕后英雄,了解大国重器背后的技术支撑。

在这里,学生们走进紫荆山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等40多个劳动教育基地,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不同的奋斗方式。

这一切都来自于陕西宝鸡推行的劳务+教育模式宝鸡市教育局局长强辉介绍,最近几年来,宝鸡制定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宝鸡市新劳动与新劳动教育融合工作方案》等,围绕劳动做加法,以劳动+思政课,劳动+社团活动,劳动+课外实践,劳动+志愿者岗位,劳动+职业体验等方式探索出一整套做法

继承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

从古代社会高唱破竹,续竹,飞土,追肉,到近代秉承耕读传家,久久为功的信条,再到新时期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热爱劳动的基因在我们的血液中代代相传但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孩子伸手拿衣服,张口拿饭针对这种情况,宝鸡市通过教育中的文化溯源,重新激活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

中午锄草,汗水滴地春天种下一粒谷子,秋天收获一千粒种子在宝鸡市东城幼儿园的教室里,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边背古诗词,一边跟着节奏跳舞原来,他们把与劳动有关的古诗创作成了节奏性练习,让劳动伴随着节奏性练习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成为了孩子的自觉行动

前几天,宝鸡金陵小学的学生围着劳模的身影合影,如数家珍地介绍这是袁隆平爷爷和这是宝鸡的全国劳动模范巨晓林...金陵小学校长白浩说:我们要引导学生崇尚和尊重劳动

独轮车,踏犁,纺车走进眉县职教中心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关中农耕文化体验馆,眉县长兴中学的学生们兴奋地喊着他们所知道的劳动工具的名字在体验馆里,工作人员讲解劳动工具的进化史,带领学生们体验关中农耕文明的淳朴与温柔

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宝鸡市教育局副局长王伟波说:我们的做法是对古诗,劳模故事,农耕文化等文化进行溯源,传承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让‘热爱劳动’成为全市中小学生必备的品格

培养劳动光荣的价值认同。

劳动不仅是我们血液中流淌的民族基因,也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实施这些重要任务宝鸡的育人经验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会劳动作为学生的关键能力

宝鸡东四路小学就是因地制宜的代表之一宝鸡是一五和三线时期重要的工业布局城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在东四路小学不远处,有雷达导航行业的龙头——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他们把劳动课搬进了长岭

今天,我们想认识一位大师踏进长陵,东四路小学的老师神秘地说什么样的主人学生们好奇地问可是,看着眼前的工业零件和一叠叠奖状,学生们很快找到了答案——全国劳动模范彭接着,彭带领同学参观了加工中心车间,装配车间等,体验了现代工业的无穷魅力这种劳动很爽我想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人参观结束后,劳动的魅力成为学生探索的动力源泉

我们想申请酷酷的烹饪技巧和植物ID照片...作为因材施教的代表之一,今年9月宝鸡市金台区东仁堡小学新课程推出时,各班师生都争相认领据介绍,这些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对照劳动教育新标准,专门开发的自我管理,手工实践,科技实践,培育种植,公共服务五大类40余门劳动教育课程

为了检验课程效果,东仁堡小学特意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劳动才艺大赛在叠衣服,擀面等劳动技能的比赛中,同学们动作快,技术好,让很多成年人自惭形秽东宝小学校长杨玲自豪地说,短短几个月,我们有些孩子就成了小工

营造最美的劳动教育生态。

一颗豌豆能做什么宝鸡高新第一小学以豆豆为主角,打造劳动教育新生态豌豆上课种,语文课写,数学课算,美术课画豌豆在不同的班级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不仅是豌豆,草莓,萝卜,辣椒也和豌豆一样,成了各班的客人

除了课堂,每天课余时间,同学们都会跑进校园里的水培生态园,或者说小农夫爱心园,看看满是绿色的瀑布番茄,黑珍珠黄瓜,向日葵等等,感受一下生命的奇妙。

一天,两天,三天...宝鸡的高工和小学生在帮庄稼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劳动技能,还学会了感恩校园里的蔬菜水果成熟后,同学们会尽快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交给老师和福利院,来感谢老师,回馈社会

体验的过程就是学生快速成长的过程我们把宝鸡市凤翔区紫荆山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成为集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基地等为一体的示范性综合基地,面向全市中小学开放"宝鸡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杨爱奎说,像这样的基地在宝鸡有40多个,40多个综合劳动基地集体发力,让宝鸡的劳动教育不仅有宽度,有厚度,有温度,而且有持久的生命力,有助于营造最美的劳动教育生态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