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前 > 正文

“三融合”培养地球科学一流人才

2022-07-09 16:22:1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阅读量:12349   

人才是我们建设地球美好未来的重要支撑建设地球的美好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要重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最近,中国地质大学党委书记黄小梅说

10多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围绕品德高尚,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植根中国大地教育,积极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地球未来的一流人才。

为什么融化—

人才培养一定要去解决国家最迫切的问题。

当前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门学科能够认识和解决的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才,解决今天地球的问题,解决明天和后天地球的问题

作为一所地球科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承担着服务中国美丽宜居地球建设的时代使命,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聚焦国家最迫切的问题,实现一专多能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一上任,就提出了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解决行业特色大学培养专业人才还是全才的问题

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呼唤更高质量的自然资源高等教育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2年全国两会上,我带来了‘大力推进高校碳中和校园建设,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的提案王焰新表示,高校是双碳创新的最佳场景,高校环境教育是培养碳中和人才的最佳模式

融化什么—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邵是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他很高兴能在本科阶段享受到研究导师制和项目结对的好处以跨学科科研项目的形式提前进入课题组,让我像串联电路一样,把不同专业的知识融为一体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人类社会要解决的复杂问题,高度依赖于大跨度学科的交叉融合所以要打破学科和专业的差距,让学生接受全科学营养的渗透对此,学校秉承知识融合,技术融合,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理念,推进交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

教学和科研不能割裂,对立,科研应该是创新人才的源泉王焰新介绍,早在2012年,学校就与中科院八大研究院建立了C2科教战略联盟,成立了李四光学院,搭建了人才,学科,科研协同育人的三位一体平台2021年,学校整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9个研究平台成立高等研究院,不断创新科教融合,产教结合模式,培养一流人才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只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撑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项目指导老师谢说

如何融化—

坚持改革思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师和课堂是主导,三位一体教育是保障,信息化建设是支撑这是学校深化‘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黄小梅介绍,学校成立了人才培养领导小组,通过培训不断优化本硕博

只有创新的教师才能有创新的学生学校设立教学优秀奖,鼓励教师参与学生成长,通过双导师制,本科生进实验室,国际地质实习等形式,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2021年9月,学校成立未来理工学院,在培养过程中实施探索与猜想计划,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基层教学组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细胞单位,要通过创建一流课堂来促进一流人才的培养首批全国高等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龚教授介绍,学校不断优化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探索建立跨学科教学团队,强化教师课程思想政治能力,使课堂成为培养一流人才的主阵地

AI+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人才培养要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国地质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林清表示,学校要着力解决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不足以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通过先进技术为培养具有地球特色的一流人才插上翅膀

《中国教育报》,第二版,2022年7月9日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