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前 > 正文

“末流”中学逆袭记:从教师能力抓起,因材施教

2022-06-04 09:48:53   来源:中新网阅读量:11041   

末流中学的逆袭

阅读技巧

云铜中学,这个曾经的末流中学,多年来一直面临着招生难,师资难,教学质量难的问题现在通过抓教师能力,因材施教,完成了逆袭

危险的设施,破旧的校园,基础薄弱的学生,总要被调走的老师这是几年前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运通中学的真实写照这所企业剥离的学校,位于主城区城乡结合部,主要由周边城中村的农民工子女和居民子女组成特殊的发展历史造成了中年教师的断层,占据着市区的各种便利和资源优势,却背负着低质弱校的包袱,多年来一直面临着招生难,招不到老师,提高教学质量难的问题

云铜中学以前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分拆学校时经历过的这些学校失去了企业的支持,企业的迁移导致原有生活区的人口外流,使学校失去了原有的生源如今,这所曾经的厂办中学和末流中学完成了逆袭

曾经的底层学校

云中学,原名云南冶炼厂中学,是一所企业办学校,因厂兴校学校创建于1962年,1971年开办初中,1975年开办高中,成为一所集小学和中学为一体的学校1987年8月,中小学分开设置,云南冶炼中学成立

那时候,昆明人在叶韵工作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企业的发展也使得大量的产业工人居住在这里,形成生活区可是,伴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工厂的搬迁,叶韵生活区和周边老社区的功能已悄然发生变化

2003年,云南冶炼厂中学关闭高中,成为初中2004年昆明市区划调整后,学校划归五华区2008年10月更名为五华区运通中学,进入官办阶段运通中学的困境既有城市边缘学校的特点,也有农村学校的特点区域发展变化和学校重组无异于一次大决裂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导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急剧下降,一度成为五华区末流学校

今年4月,《工人日报》记者曾前往昆明市运通中学采访最近几年来,学校抓住病根,对症下药,在逆境中实现了完美突破没有什么秘诀,只是抓住了教师这个关键,把教学套路做到了极致校长范开航说2018年,成为该校校长

走进运通中学,你会看到一个小而美的环境与周围老旧的居民楼相比,校舍显得崭新而规整,这是五华区政府两次改造的结果身处居民区,空间有限,校园建筑站在一起,中间形成一个方形天井,与学校倡导的正向文化不谋而合,颇有趣味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干净整洁,学生们朝气蓬勃这几年,学校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党支部书记石安平说

先说教师的能力。

范凯航说,校园基础设施陈旧,教师缺乏教育热情和职业素养,学生素质不断下降,是任何一个薄弱学校的痛点学校决定下大力气先解决薄弱学校普遍存在的教师能力差的问题只有充分成就教师,让教师静下心来,愿意教,乐于教,甚至沉迷于教,才谈得上发展学生

2018年9月起,运通中学开始狠抓长期以来被弱化的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确保教研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学校领导和各学科教研团队全程参与,紧扣课堂教学,教师轮流上公开课,共同评课,邀请昆明一些优秀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来学习,研修,评课...几年来,学校的教学研究从无到有,从低质量到高效率

每天校长都会来听我的一节数学课,他还做了笔记,给我每个时间段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作为参数课后他会和我讨论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该校数学老师袁长林说

范凯航的讲稿有厚厚一叠即使翻开三年前的讲课记录,他依然能说明当时的课堂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奋斗,运通中学的学生低收入高收入,学业水平考试通过率从32%提高到80%。

德育与因材施教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有教养的人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有责任,有理想,有修养,学习,做人,做事,懂得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范凯航说

让学生参加劳动,打扫教室,整理课桌,整理书包,参加食堂,收集和清洗餐具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不断显现学生参加劳动的意愿增强,剩饭总量减少,食物浪费现象大大减少放学后,学生更愿意帮父母分担家务,学习成绩不降反升

2018年,五华区启动人工智能因材施教示范区工程,运通中学率先试点应用,迎来了学校发展的关键拐点运通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几乎与昆明市五华区的教育信息化升级同步进行科技发展是云铜中学发展的重要机遇和关键变量

用好平板电脑,对于老师快速掌握班级和学生个人学习情况非常重要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才能准确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只有因材施教才有可能云铜中学的英语老师陆娇说:通过信息化教学,老师可以在一节课后立即直观地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语文老师和文华看来,借助平板里的优质资源和互动功能,语文课堂会变得丰富有趣,学生也会喜欢课堂

原来运通中学在我们区是垫底的昆明市民马先生说,现在运通中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很快,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把孩子送到运通中学

学校的教学质量上去了,现在家长对学校的未来充满希望范凯航说,我们计划今年招收更多的学生,扩大教师队伍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