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校企携手促就业:为学子着想让求职路更宽

2022-06-09 10:07:11   来源:人民网阅读量:7026   

参加完与心仪单位高管的在线交流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毕业生宋健终于安心了。

他一直有一个航天梦大到公司看重什么能力,小到简历撰写,面试着装等问题萦绕在心里,一度让他不安

感谢学校推出的‘职业π计划’!让我有机会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的HR老师在线交流我的疑惑就散了!宋健一脸阳光

为了解决求职者专业能力不足,知识储备和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许多高科技企业加强了与高校的合作,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进入职场。

专业能力提升:

为明天的职场人而努力

惠及宋健的职业π计划,是校企合作育人选才新模式中的一环用人单位教我们在网上填写信息,他们也回答了很多实际的困惑,从福利待遇,工作状态,到职业发展空间,甚至是我们工作后可能面临的人际交往他说

这个毕业季,哈工大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的做法是:校领导牵头走访航天军工龙头企业,每个校领导联系一个航天院,企业参与提升毕业生职业能力,通过职业规划辅导,科普讲座,导师互聘等方式,形成了春季职业导航,夏季实操培训,秋季精准招聘,冬季能力培养的全周期人力资源提升新模式。

探索不止于此。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人力资源副主任张福祥在2022年哈工大网博会启动仪式上被聘为首批就业教育导师根据计划,他将开设求职能力培训讲座和职业规划课程,指导学生提高职业能力作为航天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与高校和学生建立更深入,更精准的联系与志在蓝天的年轻人一起成长,不仅有助于缩短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还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他说

去年暑假,哈工大机电学院辅导员王旭东华丽转身,和30多个同事一起成为职场新人我被选派到二院283厂学习,使我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王旭东说

学校与企业的一系列有效互动,促成了大学生向专业人士的转变,更多新一代航天人奔向星辰大海,梦想美好未来。

数据显示,该校2021届毕业生签约空间单位数量比2020届增长了48%截至目前,2022届毕业生签约航天单位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哈工大学生处副处长王芳说

创建实习基地:

搭建人才供需之间的桥梁

会议刚结束,东方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邱就急匆匆地来到办公室,与新来的实习生交谈作为北京工商大学1996年的毕业生,他总能想起在学校的青葱岁月

毕业后,邱创办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与他的母校有着更密切的联系2015年,公司与北京工商大学正式启动就业实习基地项目,一批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化妆品专业学生来到这里实习目前已有157人正式入职,在核心管理和技术岗位发挥作用

公司的生产需求,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校的科研资源有机衔接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翁云轩表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实践基地成功推广的关键学院有25个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在本科时参与相关课题,带着研究问题进入校外实习基地,找到生产中真正的痛点,用实验深入探索,寻找解决方案在此期间,学生必须完成实习报告,并通过导师的审查,以确保实习效果

2021级研究生马回忆起自己在太和中医学院的实习生活,颇有感触:基地的师傅教会了我很多有些仪器看似简单,但我操作起来总是出错他们会找我的问题,调整原料配比,让我知道原因

实习结束后,课堂上的理论得到了应用,学生对企业的文化认同感也得到了增强,为后续就业奠定了基础邱对说道

合作的过程中总会有困难,磨合和理解必不可少因此,指导老师应该发挥引导的作用,了解学生的情况,解决他们内心的困惑,鼓励学生专注于实践,并从长远角度规划就业

据介绍,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建立了类似的实践基地教育部信息显示,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49万个,年均增长8.6%实践基地成为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抓手,校企合作呈现多元化格局

改善协作教育:

在促进就业中实现双赢

在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学生处主任袁看来,通过合作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学习应用课程是非常有益的。

该校软件学院学生吕霄在企业导师的参与下完成了毕业设计我对数据库内容很感兴趣,所以选择了相关课题‘双导师’制度让我可以方便地向企业导师咨询即将毕业的吕霄将成为R&D的一名数据库工程师,深深地投身于他最喜欢的领域

除了本科院校,很多职业院校也做了类似的尝试。

如沈阳中德学院采用德国双职业教育理念,企业和学校共同实施双主体,双教师,双教材,双证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一半以上的学生一入学就被德资企业定制

江苏微研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采用新的学徒制,联合开设微研创新班公司导师被派去参与教学,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公司工作,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杰克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总经理吴敏辉,有多年的招聘经验他感慨道:协同育人的模式为求职招聘开辟了一条‘快车道’重要的是,在育人的过程中,也促进了科研,实现了成果转化,最终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