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 > 正文

“小剧场”搭建戏剧“大舞台”

2022-03-31 10:47:23   来源:中国经济网阅读量:18375   

从1982年先锋话剧《绝对信号》上演至今,中国小剧场戏剧已经走过40个年头在戏剧沃土天津,也不断有戏剧人投身小剧场,探索大戏剧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天津人艺副院长,梅花奖得主张艳秋在视频号晒出自己多年来参演剧目的节目单,第一部就是小剧场话剧《军号响了》,那是2001年,我第一次担任女主演,第一次演出小剧场话剧,后来这部剧在第八届中国戏剧节小剧场演出季获奖除了荣誉,这部剧的表现形式也让张艳秋记忆犹新,剧中爷爷跟孙女坐在观众席讲故事,表演也是跳入跳出,还运用剧场二楼的空间距离,这在当时是很新鲜的

此后,张艳秋不断在小剧场探索,汲取,收获:2010年的《玛莱娜公主》是西方经典小剧场话剧,来自比利时的导演让演员光着脚接地气表演,并克制面目表情,爆发内心情感,2011年的《花蕊夫人》,导演任鸣将表现主义,东方美学等相互结合,多元又新颖,2013年出演万方编剧的《关系》,诠释复杂情感,并以此剧摘得梅花奖,2020年担任《不是那个武家坡》的制作人,与年轻戏剧人一起探索更新的思路。

张艳秋道出了小剧场戏剧的特点:呈现方式新颖,多元,带有实验性,探索性,近几年逐渐强调观众的参与性,以增加亲切感。刚过去的周末,长江剧场的红匣子一连两晚迎来“新面孔”——汉剧《再见卓文君》,蒲剧《俄狄王》。汉剧与蒲剧,这两个拥有400年悠久历史的剧种在今年首度加入“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的演出行列。令申城戏迷尤为惊喜的是,首度亮相的两位“新朋友”虽古老却极具现代意识,前者大胆玩起穿越梗,后者无惧于挑战改编经典古希腊悲剧。。

90后的戏剧人韩雅楠就是因为这些特点而入坑,她说:小剧场的魅力在于未知与包容我们肉眼所见的区域很小,但空间可以无限延展,拥有无限可能,并允许我们不断实践,探索,打破这种魅力也让韩雅楠成了一名戏剧人入行10年,她参与创作了《听,那古老的弥撒曲》《演·议》《一个关于爱情的模型》等多部小剧场作品,还把传统戏曲搬进了小剧场韩雅楠觉得,戏曲走进小剧场也是文化传统与艺术本质的回归,小剧场的模式易放大戏曲的诗意,韵味,唯美2019年,原创小剧场戏曲《西子在望》在津首演,作品在保留传统戏曲唱腔风格,表演特色的基础上发挥实验性,令观众看后感叹两百多岁的京剧依然年轻

多年来,小剧场戏剧不断推动着戏剧艺术前行张艳秋认为,其亲切感,探索性,拉近了观众与戏剧的距离小剧场与大剧场形成一种互补,一起推动戏剧的繁荣发展韩雅楠则把小剧场比作戏剧的实验室:这里充满艺术成果的展示,理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代表着文艺的一种新生今年我会着手跨界挖掘优秀作品,向更多艺术领域扩展,希望通过小剧场戏剧,能为戏剧艺术,为我们的城市带来新鲜的内容

亲近,先锋,多样,诗化,自由这些小剧场戏剧的标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和戏剧人张艳秋十分肯定他们的思想活跃,敢想敢做,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期待:戏剧需要深度,更应该具有哲理性,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不管形式如何,戏剧的中心是演员,而演员就是要依靠表演不管在大剧场,小剧场,表演的基本功是根基,根基坚实才有长远的发展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