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 20:04:54 来源:中国经济网阅读量:15425
开栏的话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其助力下,艺术一直在发生显著变化科技让艺术立体化,生动化,直观化,也改变了艺术的生产,传播,呈现方式,两者的融合产生新的火花本期开始,影视,艺坛版推出科技赋能艺术专题,聚焦这一领域的新案例,新现象,新趋势,与读者分享
全媒体时代,我们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限制,通过多种终端获得想要的信息,这对于必须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表演固定内容的戏剧艺术来说,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方面,人们被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海量信息淹没,大量碎片化,浅表化的文化产品占据了我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伴随着VR,AR,5G技术的运用和各种直播平台的普及,戏剧艺术长期引以为豪的沉浸式体验,现场互动感也逐渐失去优势但挑战与机遇同在,戏剧人只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便能迎来新的繁荣发展
首先,我们应对戏剧抱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实体剧场演出给观众带来的集体审美仪式感是网络虚拟空间无法比拟的,戏剧给观众带来的思考,感动,审美愉悦,又是任何碎片化,浅表化产品望尘莫及的由此,我们更加明白全媒体时代戏剧创作最应该坚守的是深刻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关注人类的精神层面,保持剧场演出的文化品格,这是戏剧永恒的魅力
其次,要主动拥抱全媒体,将全媒体意识贯穿到戏剧创作,演出,传播,观众培养等各个环节,要明晰突围方向纵观戏剧艺术发展史,戏剧从来不排斥先进科学技术从田间地头到城市剧场,再到银幕荧屏,由一桌两椅到机关布景,再到现代声光电的运用,无不彰显了戏剧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品质运用全媒体意识观照戏剧艺术的全过程,必然会推动当下戏剧进入新的境界
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发端节目《唐宫夜宴》为例这部作品原名《唐俑》,是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大赛的参赛作品,有人物,有情节,可以视为小舞剧作品在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一经播出,成功出圈,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必须承认,《唐宫夜宴》如果没有全媒体的添柴,呈现效果会打不少折扣但如果仅看到AR,5G技术对节目的包装,就流于表面了AR,5G只是技术元素,没有强有力的艺术元素,没有那群活泼灵动可爱的少女演员,古典舞蹈语汇和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技术也无所附丽AR技术呈现的《簪花仕女图》,唐三彩等国宝级文物,只是强化了这一点观众从中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灿烂,中华历史的厚重,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才是节目的灵魂
全媒体意识体现在创作层面,一来可以拓展题材领域,创新剧本结构,增强叙事能力,二来可以使演出形态得到发展,时空场域的变幻更加具象化,舞台面貌为之一新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戏剧作品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还比较生硬,要进一步实现由嫁接到融合,超越物理变化实现化学反应让现代技术激活,提升戏剧艺术,以戏剧艺术吸纳,化用现代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动戏剧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为适应全媒体特点,我们还应加强戏剧创作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创作一般意义上的大型剧目的同时,可以创作一些连台本,短视频,微戏剧,一些剧目可以更加青春化,时尚化,以满足受众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在传播层面,可以通过全媒体加强戏剧人才特别是表演人才的宣传推介,打造新时代偶像对于戏迷来说,角儿的力量历来不容小觑,角儿的影响力可以决定一个剧种的演出市场当下,仅靠传统的剧场演出已经很难产生全民性戏剧明星戏剧界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推出有潜质的艺术家对剧目的推介同样如此,要从剧目生产,演出,营销的各个环节增强互动性,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受众同时也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宣传员,获得受众认可的好演员,好作品,其宣传效应可以实现几何式增长
我们还可以借助全媒体培养青少年观众青少年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注定他们会对新鲜事物保持兴趣不用担心青少年会将传统艺术视为陈旧,对他们来说,没有接触过的就是新鲜的只要我们能够拿出精品力作,一定会让他们对传统艺术一见钟情如何把青少年从虚拟空间引入实体剧场,把民族戏曲艺术塑造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时尚,全媒体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应愈加突出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传播不能以牺牲著作权为代价,否则可能伤及戏剧原创力,伤及戏剧的可持续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只要我们因势利导,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媒体时代,戏剧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戏曲青年的努力下,从网络到剧场的转化也悄然生发。有一次,齐梓路的直播间来了个网友,一进来就频刷礼物,细聊才知,这位网友在北京,此前已来天津看过她的几场戏,《茶瓶计》《花为媒》等如数家珍。还有个网友,每次看齐梓路的戏都买第一排的票,理由是:“方便给你叫好打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