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 > 正文

让世界感受中国话剧魅力

2021-12-22 13:32:56   来源:中华网阅读量:15752   

中国话剧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世界戏剧思潮保有文化上的对应联系,中国戏剧人引进源自西方的戏剧,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实现了创新性发展。

以话剧形式,展现中国传奇

透过舞台艺术面纱,中国人的文化抱负和家国情怀在20世纪初即有国际性展示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等人在日本东京演出了根据《茶花女》改编的话剧《春姬》和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可以视作中国话剧史的开端

1921年,中国留美学生,戏剧爱好者张彭春,洪深等人将古典诗歌《木兰辞》改编成舞台剧《木兰从军》,在纽约,华盛顿连演8场,观众反响热烈该剧虽保持了中国传统戏曲的人物造型样式,演员也会和着锣鼓点走台步,但由于使用英语口语而非传统中国唱腔,也可视为中国话剧的海外演出

外国人赞赏中国戏曲,最初多因新奇,把它看作遥远东方的神奇技艺,心向往之,却终不能至他们观看中国话剧时,差异感和惊诧性则大为降低由此,外国人看中国话剧,更能引发他们的观赏兴致,更有对话空间和交流契机话剧《茶馆》在西方演出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就说明了这样的道理

1980年9月至11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茶馆》受邀赴德国,法国,瑞士3国15个城市演出25场在赴德演出之前,剧作家曹禺,主演于是之颇有顾虑,因为《茶馆》除了稍有变化的布景和基本的戏剧行动,戏剧效果几乎都体现在形象上,台词中外国人怎么能够理解中国茶馆老掌柜的心劲,悲情他们怎么能够理解三幕三个时代的生活背景带着这样的疑惑,《茶馆》剧组赴欧远行首场演出后,大幕缓缓闭拢,剧场里鸦雀无声后台的演员们紧张了,难道演砸了不成他们一刹那的忐忑迅速被雷鸣般的掌声冲散——原来最好的戏剧,观众是不能够立刻从情境中跳脱的,等到缓过神儿,才能释放出由衷的欢呼和胸中的激情!西方人不仅看明白了《茶馆》,还懂得了剧中人的孤独和悲苦,他们在王利发改良改良,越改越凉,走投无路,自杀身亡的人生境遇中,理解了中国革命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他们感受到了中国演员的表演功力和艺术默契,《茶馆》因而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以中国声音,增进理解互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让中国戏剧走出去,传递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祝福和善意,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之一

合作与交流总是相伴而生,请进来与走出去相辅相成仅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例,就曾邀请多位国际一流导演来华进行艺术交流与合作,产生多部优秀戏剧成果:1981年英国导演托比·罗伯森来华执导莎士比亚的戏剧《请君入瓮》,1983年美国导演阿瑟·米勒执导了《推销员之死》,1988年美国导演查尔顿·赫斯顿执导了《哗变》,1991年俄罗斯导演奥列格·叶甫列莫夫执导了《海鸥》,2013年俄罗斯导演彼得罗夫执导了《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2019年波兰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为中国演员排演了《酗酒者莫非》,2021年他又导演了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狂人日记》

与此同时,中国话剧的海外影响力逐渐增强,曹禺的剧作被译成多国文字,在英,法,美,日,韩等国多次演出俄罗斯契诃夫戏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英国爱丁堡戏剧节,德国柏林戏剧节,西班牙欧洲儿童戏剧节上,也逐渐出现中国话剧,儿童剧的光彩形象以儿童剧为例,2018年,《三个和尚》在塞尔维亚第二十五届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上获特别提名奖,《鹬·蚌·鱼》在罗马尼亚第十四届布加勒斯特国际动画戏剧节上获最佳舞台美术奖,2019年《木又寸》在第十五届布加勒斯特国际动画戏剧节上获最佳当代戏剧剧本奖

法国戏剧家尤涅斯库说过,戏剧是人类的本质需要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受众的戏剧艺术,无疑是人类心灵和精神交流的重要载体罗马人可以征服希腊,却无法遮蔽希腊神话和戏剧的魅力直至今日,古希腊悲剧仍在世界各地上演,其艺术生命力持久延续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优秀艺术的国度,戏剧文化积淀深厚最近几年来,中外戏剧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合作逐渐增多,赴海外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通过观剧,与剧中人产生共鸣,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理解,拉近了彼此间的心灵距离

以艺术魅力,刻写文明记忆

文明交流互鉴应建立在平等对话,润物无声的基础上,因为平等,交流才能达成,因为善意,交流才会真诚中国话剧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秉持以史为鉴的创作思路和开放包容的交流态度,拥有源源不断的艺术活力,在向海外观众展现真实立体的中国和中华文明精粹的神韵风采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2011年,中国青年导演黄盈的话剧《黄粱一梦》在阿维尼翁戏剧节连演24场它讲述的是书生卢氏在旅店邂逅道士吕翁,吕翁给了他一个神奇的枕头,让他做了一场春秋大梦在梦中,他度过了中举,升官,发财,春风得意的一生,醒来时,店主烹煮的黍饭还没有熟该剧吸纳了传统戏曲的写意方法,寻找带有戏曲特色的中国式肢体表达简约的布景,中国戏曲式服装,台口上煮饭的热气,讲述人娓娓道来的唐代传奇,充满着哲理意味法国观众说,他们看懂了这个中国故事,它在思考现代人生的快与慢,人们往往因为太在乎未来,反而忽略了当下此后10年,《黄粱一梦》在欧亚5国上演近百场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将莎士比亚戏剧作为文化传播的热点,邀请了世界各地37位著名导演,每人排演一部莎剧进行汇演,组成文化奥林匹亚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带领中国演员排演《理查三世》参与展演在保持原剧的结构框架和美学风格的前提下,王晓鹰对原剧进行了中国式的解读与阐释,在演出中加入大量中国文化元素,诸如戏曲,汉服,书法,锣鼓,三星堆图腾等,实现了经典文本与中国美学的跨文化对接和有机融合,以简洁生动,传神写意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国外观众,赢得广泛赞誉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