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10:06:42 来源:人民网阅读量:16127
目前考生和家长马上进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似乎是填报过程中的必修课一般来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必然会影响考生的志愿报考,高校招生,家长和社会的选择导向但这种影响因人而异,因校而异,因地区而异,很难一概而论
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7.8%,许多省份高考入学率超过90%对于这90%的人来说,问题不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笔者认为,就业状况对择校决策的影响会逐渐扩大
对于大学来说,那些就业率低的专业和学校,申请人数会明显减少,那些申请不到或者实际上没来学校的人的升学率和不满意度也会上升伴随着这类专业和学校的增多,近几年出现的专业取消或更名会更加频繁如果大学不推进改革,重新定位,主动融入人力资源市场,被动地按部就班地调整,很难说前途光明
事实上,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是人力资源市场对高校的一种塑造志愿填报你的选择,让考生,家长,社会更多了解高校在详细了解相关大学后,考生和家长会更有选择性,更倾向于追逐几个塔顶的大学和专业虽然这些大学和专业的数量有限,这些大学和专业的学历获取效率也较之前有所下降,但与同期其他大学相比还是有比较优势的当这类学校和专业在招生中大力推广,或者也遭受发展方向的迷失,削弱了升级发展的动力
对于坐落在塔内和塔底的高校来说,招生难度可能会加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获得真实可用的知识和能力的迫切性更加突出这样的高校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开设更有效的课程,设计能够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教学安排这种改变越自觉,越主动,就能获得越好的发展机会和效果
就高校而言,如果没有办法让学生更好地落实就业,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曾经被看重的本科课程,哪怕是再细分的一两门,其重要性都会降低,某个学校和专业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程度会变得更加重要这两方面的需求是客观分层的高校需要准确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可能达到的水平,找到可能拓展的空间
就业率已经成为社会和家长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招生状况这已经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经过几年的培养和教育,学生能否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能否成功就业,将越来越成为高校必须接受的考验这把尺子既是对学生个人的考验,也是对所就读学校的考验,更是对高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考验
但是,仅仅通过就业是短视的,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和功能,从整体上完善高校的管理体制,使高校在招生,培养过程,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管理制度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能够自觉,自主地融入市场体系,从而获得更广阔,更灵活的提升空间,为提高包括就业在内的学校各方面工作质量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