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5 09:40:0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阅读量:18479
30年前,6所地理位置相近,学科互补的地方高校联合创办了扬州大学。
如今作为体量巨大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在区位特色,校史,学科特色中找到自己的利基如何实现从规模型大学到内涵型大学的精彩跨越
这是一个历史和时代的问题30年来,扬州大学以优化组合,转化组合的发展之路,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握紧拳头,树起大学改革的旗帜
1992年4月,江苏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向国家提出了扬州六所高校联合创办扬州大学的设想下个月,合并获得批准
合并初期,最大的困难是打破原有办学格局,推进组织架构再造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是此次合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作为曾经的江苏农学院教师,合并后,一方面,他见证了学校大幅精简管理机构,裁撤重复专业,补齐薄弱学科有序增减,内部发展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我也感受到了学校的循序渐进,从最初的松散联合到按学科群重组学院,再到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步建立...合并与创建同步进行,扬州大学逐步实现了从合并到合并的蝶变
以解决合并涉及的6所学院经济类和建筑工程类专业大量重复设置问题为例,经过一年多的酝酿,1997年,学校将所有重复的院系和专业从原学院迁出,按两大学科合并,规范专业名称,合并相同专业,分别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彻底消除了专业重复现象。
两个新学院的成立,开始打破原有学院的格局,在学校合并上有了实质性的突破焦新安介绍,当时的调整事关全局,涉及除医学院以外的所有学院,影响到10多个院系的31个本科专业
不仅如此,学校陆续开展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探索,为其他高校合并办学提供了有益示范,被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
合并之初,六个学院一万多名学生,现已建立起涵盖12个大学科的学科体系,学生总数达五万多人...30年来,扬州大学在整合原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3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新建4所万人大学。
改革不会一劳永逸学校始终聚焦高教改革前沿,不断校准航向,抓住重点领域,大胆创新,也善于围绕薄弱环节不断发力
如今,文科深厚,农业优势突出,科学与人文融合,分类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不断凸显截至今年5月,该校已有农学,化学等11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理,工,农,医学科全覆盖众多学科的背后,是学校三十年接力结合—合并—调整—提高的生动体现
从头到尾,写下内涵建设的进取之笔。
合并办学只是实现了六校形式上的聚合如何才能把规模转化为质量
结合是物理上的合并,结合是质的升华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看来,在高等教育集约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单纯依靠扩大规模,增加体量的老路已经行不通高校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多年来,扬州大学在体制和机构合并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转型,着眼于综合性大学内涵的整合,以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科研多元聚合为重点,写下了优化组合,转化组合的大文章。
学校紧紧围绕自身特色和定位,分类分层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实现重点发展和整体发展协调推进扬州大学学科办公室主任戴介绍,学校重点培养了兽医学,作物学等5个学科,通过政策和资源倾斜,集中建设了一批高峰高原学科同时,注重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带动集群发展,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以大农科为例,学校在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打破了专业和人才之间的壁垒,建立了贯穿育种,栽培,农机乃至食品加工的全产业链学科群扬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宏成说
领头雁激发了齐飞雁群,农大相关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7项,实现了农田到餐桌的全覆盖,在地方高校中首屈一指。
人才培养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基础工作为了适应新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世界观全面,知识体系完整的人才的需求,学校改革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止
2016年以来,扬州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卓越教学探索改革,累计投入1.5亿元启动专业,课程,教材,实践基地建设等四大品牌工程,大刀阔斧推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1年,为满足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扬州大学还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重点建设一批微专业教研室和交叉整合课程教研室,努力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创新性地构建跨课程,跨学科,跨学院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
多元化的教育教学体系释放了强大的人才培养张力。最近几年来,学校3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了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首批2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百折不挠,勇担高教时代重任。
学必有所期,用必适地。
20年前,学校创始人张謇的理念,开启了教育兴国的伟大征程从此,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务实攻关成为根植于扬州大学成长脉络中的基因密码,也成为当前学校立足中国大地开创一流成绩的生动写照
从禽流感到埃博拉,再到登革热由动物病原体引起的人类流行病已经在世界许多地方爆发如今,人畜共患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学校整合动物医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优势,深入开展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扬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秀凡领衔的重要成果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是我国首个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并获准生产的禽流感疫苗。一举打破国外垄断,减少经济损失近200亿元...
多年来,扬州大学不断深入推进自身内涵建设和服务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校企联盟950多个,校外科技推广基地380多个,省部级R&D平台32个...在服务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巨大作用
春耕夏耕曾经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生动画卷但最近几年来,在盐城,扬州等地的农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忙景象正在逐渐改善无人机播种,卫星导航农机种植,机器人采摘扬州大学牵头的无人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正在绘制乡村振兴的农业新蓝图
天是聚焦前沿,敢于攀登学术高峰,站点就是要俯下身子,勇敢承担社会责任在焦新安看来,顶天立地本质上是高校应该承担的各种使命和任务的组合和组合高校要勇于打破职责壁垒,理顺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协调对接机制,在相互融合中实现优势互补
顶天立地让扬州大学走上了日益广阔的时代舞台2016年,学校入选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与扬州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设立20亿元专项基金,助力扬州大学发展,2021年,学校入选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峰会计划A类建设大学...在融合发展中,扬州大学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期望
《中国教育报》2022年5月14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