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 08:58:56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阅读量:11991
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而生态重构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应有之义。7月6日下午,2023年首都教育论坛分论坛以“生态重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校发展之路”为主题成功举办。
13年来,每年举办一次的首都教育论坛始终聚焦首都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问题,为管理者、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实践者搭建了高层次的对话平台。此次分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基础教育研究基地、首都教育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都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来自其他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北京市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项目、名校长工程、名校长工作室等项目共180余人参与论坛,在线观看直播人数达5万余人次。
学者们在论坛中,对当今中小学发展进行了反思和建构,凸显了系统观、生态观和实践关怀。北京师范大学马健生教授基于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反思,提出中小学校再学校化的可能之路,包括要勇于突破学校育人观念,创新探索教学过程,注重拓展学生学习与发展空间等;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论述了构建包容和谐、促进发展的校园生态路径,包括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强调因材施教、在人际氛围的打造上注重树立共同愿景、在治理方式上注重利益相关与民主集中并存;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提出了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健康人格和创新精神的目标下,激发学生内驱力、建立校园信任文化、创新教学方式和构建创新域等综合育人措施;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教授基于马克思“人学”理论与教育生态观,提出教育应以激发人的主体性为根本旨归,针对当前部分中小学存在意义缺失、认识偏差、功能失调、行为失范等问题,要持续深化对学校发展的系统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教授剖析了“完全人格、五育并举”的本质意涵,认为教育最为重要的是要形成性格,需要将学校回归为有组织的、渗透着特定信任与情感、能够构成学生一般意义上的性情的道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