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17:48:32 来源:中国青年网阅读量:14225
对于85后青年教师王亮来说,他在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有着三重身份:既是一名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的老师,又是一名能开机床的技师,此外还是一家知名汽车公司的培训师。
站在讲台上,这位“三师型”的青年教师觉得,“教学方法变得更灵活”,企业工作中用到的例会总结方法,可以照搬到课堂上,让每个小组上台总结实训课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
2006年,北京市教委与德国巴符州教育、青年和体育部签署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开启职业教育合作之路。作为中职牵头校,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主,成立试点班,升级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技术技能、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对接宝马、大众企业标准,打造了一支“三师型”教师队伍。
借鉴德国汽车维修企业建设标准,该校与校办企业——北京昌平职业学校汽车修理厂共建“产学训赛创”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德国的双元模式不同,这所学校实现了职业院校“校内+校外”的双元培养,让学生“上学即上班 上课即上岗”。
在学校,系主任又是厂长,老师是汽车修理厂的兼职员工,还是企业的培训师。
该校交通运输系主任张翔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课程设置上,学校探索出了一条本土化的双元课程。一入校起,学生就拥有了进入校内企业实践的机会。学校企业可以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和实践需求,不以营利为目的,动态调整订单。校外引入知名车企合作,从授课环境到考核认证,根据企业工作标准设置教学规则。甚至有学生在学校里就可以考取企业的资格认证证书。
老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作为专业课的教师,不仅要拿到职业资格证书,还需要到企业里培训,拿下企业内部的培训师资质。
“以前需要邀请企业员工展开专修技能的课程讲解,现在有了培训师资格的老师也能胜任,甚至这样的老师还能进入企业内部给员工做培训。”张翔以自己为例,他在学校负责交通运输系的教学工作,在校内企业负责维修和生产工作。在一线生产车间里,他常会拿到一手的车辆故障维修数据。这些数据成了课堂上最生动的教材,告诉学生在汽车遇到故障时应该如何调整。
“三师型”教师培养的最关键环节是需要通过企业这一关卡。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老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要考取企业的高级技师,通过笔试和面试的认证考试,拿到企业的培训师资格证书。
张翔发现,“三师型”教师的课程会更加了解企业文化,在课堂的讲解之中,会自然地讲企业需求和发展,帮助订单班学生了解企业现状。自从2017年实施“三师型”教师培训方案后,6名专业教师成为大众培训师、12名专业教师成为宝马培训师。此外,专业教师出版17套“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及课改教材,创建11个学习领域,53个学习情境的课程体系。
受益于学校的“三师型”改革,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曹树林毕业后留在了学校,他在不久前也考取了宝马摩托车培训师的面试,成为一名“三师型”教师。在学校实习的时候,他一早就接触到了企业的维修技术岗位。从最开始带着小本子去咨询维修师傅,到如今可以自主地修理车辆,“学校的培训让我可以更快地融入企业之中”。从小热爱摩托车、出生于1999年的男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把课程、工作知识点融为一体,教授给新一届的学生。
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该校连续拿下了“三连冠”。如今已有近千名学生走进宝马、大众等企业实习、工作。据该校调查显示,近三年学生实习对口率 100%,就业对口率100%,企业满意度94%。从2019年到2022年,订单班培养达200余人,为宝马、大众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将德国双元培养模式进行本土化实践,实现国际化的双重标准引入,创造性地打造了‘三师型’队伍,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代表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段福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