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东西问·人物丨王巍:最近10年,中国考古学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2022-10-20 17:40:43   来源:人民网阅读量:16304   

王伟:最近10年,中国考古学迎来了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

中华五千年文明在中国人的认知中根深蒂固从孙中山时代提出的五千年文明论,到1979年出版的全国儿童读物《上下五千年》,极大地促进了这一观念的形成

可是,百年来,中华文明五千年始终面临着一场科学的大考寻找中华文明的正宗源头,成为几代学者的情结和使命当中国考古学在1921年诞生时,文明起源是最关键的话题之一后来,不断出现的古代遗迹不断为这一问题提供论据,逐渐诞生了中华文明起源论中国百年考古,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考古,也因此成为最引人入胜的战场之一,造就了几代大师

世纪之交,以前所未有的20个学科,400多位学者的力量,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工程研究并提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致脉络这个中国考古领域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多的综合性研究项目,启动至今已有20年,恰好涵盖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索工程首席专家王伟考古生涯的后半期

我觉得这20年,尤其是最近10年,应该说中国考古迎来了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最近几天,王伟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能亲自参与并推动中国考古学的蓬勃发展,真的很幸运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索工程首席专家王伟

采访记录总结如下: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20年文明探索工程在中国考古行业发展中有多重要。

王伟:20年的探索工程,是中国考古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也是最好的时期我们的目标是围绕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这一超级大课题,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以前是一个站点,一种神器的研究,但是一个大项目牵头之后,每个站点都有了共同的大目标和自己的小目标

我觉得工科最大的意义在于形成了一个集群力量,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另一方面,我们研究文明,就要研究外来文明的因素,所以要关注其他文明当我们试图提出中国的方案时,我们应该考虑其他文明,当我们与世界文明比较时,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其他文明所以我们把研究视野拓展到了世界,也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走出去最近10年,来自中国的30多个团队在20多个国家开展了考古,极大地拓展了国际视野,提升了中国考古的国际影响力

过去20年,尤其是最近10年,中国考古学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在我40年的考古经历中,最近20年专注于文明探源工程最近10年,我带了几个考古队出国我真的很幸运,亲身参与并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蓬勃发展

河南省西坡遗址考古发掘,入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孙梦摄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您在总结对中华文明探索工程形成的认识时,区分了文明的起源和形成阶段,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8000年前,形成于5000多年前这就对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给出了新的解释和补充八千年前发生了什么

王伟:8000年到6000年前,是全球暖期古环境研究表明,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与今天长江流域的气候相似,长江流域的气候与今天华南的气候相似这一时期,农业促进了人口增长,村庄增加,手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8000年前,淮河上游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先民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饲养家猪,酿酒和制作绿松石器皿的技术,发明了能演奏音乐的七孔骨笛在内蒙古赤峰的贾湖和兴隆洼,有少数大型墓葬用的是玉石或绿松石,说明社会已经开始出现分化的迹象,开始了文明起源的进程

8000年历史的贾湖骨笛。王中举摄

这次我们提出了一对重要的概念,即文明的起源和文明的形成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不是空洞的承诺,而是历史的真相但也有学者和社会人士提出,中国的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八千年前,贾湖遗址的龟甲上已经刻有符号,并用骨笛演奏音乐这难道不是文明吗我们意识到我们必须澄清我们模糊的理解所以我们现在说的是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专门提出形成是在5000年前相对来说,大家对起源阶段的认识比较模糊,但是单独区分形成阶段就比较清晰了

到目前为止,探源项目主要集中在距今5500年到3500年之间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在5000多年前就进入了文明社会,这是关键但文明不是一天突然产生的,它是8000年起源,6000年加速和逐渐发展的结果未来对文明起源的探索还会继续,我们也希望把上限提前到8000年,对之前的3000年进行研究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距今5500年至3500年的两千年间,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探讨。

王伟:太多了,还有很多历史谜团比如文字的问题,夏朝有没有文字,甚至夏朝历史的确认问题没有更早的文字,比如八千年前贾湖遗址龟甲上描绘的符号,就属于有甲骨文的方形符号系统如何看待中间5000年的间隔还有红山文化,还缺少一些其他的关键证据,比如都城和宫殿能装满吗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领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的红山文化重要遗址兴隆沟遗址出土,出土遗址上竖立着1:1比例的敖汉全身陶俑复制品。孙自法摄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从长远来看,你认为探索文明源头的项目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王伟:一是扩大研究范围最初是在5500年到3500年前建议扩大到接近8000年,因为8000年确实是文化发展和社会开始分化的时期下限从3500年前一直延伸到2800年前,一直延伸到西周晚期因为我们多元一体的格局,加上周代礼制的形成,应该说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基本完备的阶段空间继续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但建议扩大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到了商周时期,这些地区逐渐融入到中原王朝主导的大格局中,再到秦汉时期完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另一个建议是大大加强人文社科的参与科学极大地推动了项目的进展,但人文社科的参与还不够未来的研究任务不仅可以通过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来解决,包括文明的特征和方向等因此,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势在必行

第三个建议是加强世界文明的比较研究没有充分的比较,就很难准确全面地概括出我们自己文明的特点

就是最后成果的转化和播出,让我们的成果被国际学术界接受,为炎黄子孙增强民族自信心这些方面都很迫切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一些地方,一直有一种将一些考古遗址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的趋势例如,三皇五帝的传说,姚舜禹寻找自己家乡,地方的传说等,并把这种非学术的类比当成对文明的探寻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王伟:以实际考古资料为基础,做好当地文化发展的序列研究和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研究。

但同时也要把古代的传说和民间传说作为重要的参考比如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4300年到4100年前晋南就出现了一系列王权的证据,甚至还有观测节气的天文台这与《尚书·尧典》中的记载非常吻合因此,我们认为它很可能是尧的都城,因为在时间,空间,规模,性质,内涵等各方面都高度一致比如在山西运城夏县石村遗址,发现了6000多年前用石头和陶器制作的蚕蛹,就非常生动雷祖当地有很多传说据说,嫘祖是黄帝的妻子,发明了养蚕和缫丝在雷祖传说非常流行的地方,6000多年前确实出现过石雕和陶蚕蛹恐怕不能完全用偶然来解释,至少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山西陶寺遗址修复后的天文台。孙自法摄

石村遗址出土的石蚕蛹和陶蚕蛹。国家文物局供图

所以五帝时代绝不是虚幻的,我们的任务是通过考古发掘来验证和分析我们不能用古老的传说代替历史,但也不能否认,尤其是后者现在已经有了大量的发现,我们的任务不是用考古发现证实古代传说,而是用考古发现检验古代传说,分析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