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企业家的另一重身份:他在课堂里“种下”未来的力量 ——记北大博雅智库专家、元培工匠谷客座教授何强的“双界实践”

2024-11-14 11:05:00   来源:网络阅读量:17703   会员投稿

在很多人眼中,何强是河南绿城乐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一个始终站在电商前沿、用数据打仗的企业实干派。但鲜有人知,他还有一个身份:北大博雅产学研训高级智库专家、元培工匠专家谷客座教授。在这里,他不是指挥销售团队的“掌舵人”,而是站在讲台上传递经验、启发青年、推动产业研究的“点灯人”。这个身份的转变,源于一份聘书,也源于他对行业长期的深耕与思考。

“如果企业的经验不能沉淀为可传播的知识,那它就只是个案。”这是何强最常说的一句话。过去十余年,他带领绿城乐器从传统渠道转型为电商头部商家,布局京东、拼多多、抖音、天猫等六大平台,年销售额接近3000万元。他熟悉用户行为分析、平台流量策略、数据驱动运营,也擅长用可视化模型讲清楚复杂的销售逻辑。正是这种实践与思考的结合,使他受邀加入北大博雅智库与元培专家人才库,并于2023年起正式担任客座教授。

与很多企业家“挂名式”教学不同,何强在教学中倾注了大量心力。为元培工匠谷开设的“实战型平台运营模型构建”课程中,他引入真实店铺后台数据、实操案例与最新平台算法变化,设计出3大模块、8个单元课程,并配套建立了课堂模拟营销任务,力求让理论“落地生根”。“学生不只是听课,他们要像我团队的运营助理一样去‘操盘’项目。”这是他对“教学真实度”的要求。

“我的课堂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试错的过程。”何强喜欢用“卷”这个词来激励学生,但又始终强调方法论的重要性。在一次学生课程汇报中,一位学生用何强提供的抖音数据集设计了完整的“短视频带货模型”,成功模拟跑出高转化的策略方案。这一成果被推荐参与北大博雅“青年数智创新课题”项目评选,并作为优秀课题成果纳入课题资料库。

更重要的是,他所传授的不是固定的知识点,而是如何建立“问题导向、结构清晰、以终为始”的研究思维。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学员在课程结束后依然主动与他保持联系,在毕业后成为各自企业中推进数字化项目的骨干力量。

何强的贡献不止在教学。他还协助北大博雅设计了“企业真实场景进课堂”的机制,主动开放绿城乐器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提供案例、数据与实训任务支持。他认为:“企业的问题,恰恰是教育最好的素材。”2024年,他参与组织的“平台型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专题实践”项目中,有15名高校研究生参与绿城乐器的电商数据建模任务,最终提交了4组完整的用户生命周期分析与复购优化策略,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思路,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与落地能力。

此外,他还参与了元培智库的《2024年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平台赋能策略研究》课题,负责撰写“中小企业多平台整合能力建设”章节,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第一手行业经验。

有人说企业家最重要的是结果导向,而学者最珍贵的是过程探索。但在何强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互为支点。“企业靠速度生存,教育靠深度延续。我希望用企业的节奏为教育注入活力,也用教育的沉淀,为企业积蓄更长期的力量。”作为站在两个世界交汇点的实践者,何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经验流动,让知识生长。他不是某一课堂的拥有者,而是一个让更多人拥有能力的“引路人”。

在讲台上,在调研中,在案例里,他播种下的是思维、责任与希望。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