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广西来宾侨场“重生”记:归难侨放下锄头进城做市民

2022-06-06 11:28:28   来源:中新网阅读量:17148   

标题:广西来宾华侨农场重生:归侨放下锄头,进城成为市民。

我刚回国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这样的生活条件广西来宾华侨农场职工,越南归侨邓日辉一边翻看旧相册一边对记者说:我现在住在归侨安置小区,有200平米的房子,儿子买了车以前有钱买摩托车是一门技术现在家家都有车了

占地25平方公里的来宾华侨农场自1960年成立以来,已安置了来自印尼,印度,越南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归侨。

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来宾华侨农场曾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大型国有农业企业农场连年亏损,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的工资无法正常发放农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归侨多年来一直住在低矮破旧的砖房里到2000年,来宾华侨农场工人的生活水平明显落后于周围的乡镇

改革的浪潮正在迅速改变来宾华侨农场原农场生产队驻地内,20多栋15层以上的高层建筑,3所大学1所中学组成的教育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拔地而起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入驻,百亿元园区初具规模

从此,来宾农场的归侨,侨眷放下锄头镰刀,进城打工,或自己开店当老板。

36岁的华侨亲戚陈美娟于2020年12月加入先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月薪4800元杨金华是一位华侨家庭成员,过去以种植橙子和甘蔗为生,他开了一个面粉摊因为手艺好,她每天能卖出200到300碗米粉,纯收入能达到800元

改革的浪潮也席卷了来宾市另外两个华侨农场,当地政府根据每个农场的特点,进行了一策一策的系统改革:产业化改革的黔江华侨农场成为铝产业的栖息地,形成了以广西来宾海印铝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铝产业集群,工业产值超百亿元,凤凰华侨农场以现代特色农业为主导,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1978年刚回国的时候,邓日辉一家住在农场用油毡和竹条搭成的房子里现在都住楼房了邓日辉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是见证者,是同行者,也是受益者

农场90%以上的归侨都搬进了新的高层建筑越南归侨来宾华侨农场负责人唐国强告诉记者,东南亚归侨独具特色的歌舞和美食吸引了慕名而来的市民和游客,成为来宾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