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 10:27:50 来源:中国经济网阅读量:17308
余嘉
苏州人爱曲。我不是行家,不知道有多少城市和苏州一样,在一方小天地里,孕育出三个戏曲种类,而且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昆曲、评弹、苏剧。苏剧的影响范围略小些,昆曲和评弹则早就飞出姑苏、飞出江苏,乃至飞出国界,在海内外都拥有许多忠实粉丝。尤其是昆曲,虽然字面上仅仅是“昆山的曲”,实际上早已是全世界的瑰宝。
在苏州,看昆曲的地方很多。在奥体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开明大戏院等舞台上,有省昆、苏昆等专业剧团的演出;在网师园、沧浪亭、昆曲博物馆等园林古建筑里,有沉浸式的实景昆曲表演;在木渎、平江路、山塘街等文化街区,有茶馆形式的昆曲体验馆;在怡园、鹤园等园林里,有昆曲票友的定期雅集……即使什么门都不踏入,就在路上走走,沿街商铺里传来的动人曲调,都会让你情不自禁也跟着“甩一甩水袖”,转身脚步轻盈。
听评弹的地方更多。相对于昆曲华美的表演形式,评弹的最低配置一人一琴足矣,更加灵活接地气。除了上述和昆曲一样的表演场所外,你还可以在苏帮菜馆,甚至火锅店里,一边涮着羊肉一边听跑码头的评弹艺人弦声叮咚。评弹“说噱弹唱”的活泼风格,也更适合在柴米油盐之间偷得的休闲时间。在苏州方言中,评弹叫作说书,有专门的书场,10块、20块钱一张票,便可以获赠一杯清茶、一壶热水,在书场里舒舒服服地泡半天。在书场里不同于音乐厅,不需要正装出席、正襟危坐以显示自己是个文明人,评弹的听客不需要形象包袱,夏天的时候穿个老头衫就来了。碰到喜欢的曲目,就听;不喜欢的,就听听。所以苏州的书场一直生意红火,老听客很多,年轻人也不少,还会有许多游客慕名而至。
我和几位苏州戏曲界的人士聊天,问他们的生活境况。其实不问,我也猜得出来,有那么多的听众、那么多的演出,稍有名气的成熟演员甚至还忙于赶场跑码头,他们的职业生命只会生机勃勃。一位刚刚从评弹学校毕业、还在实习期的年轻人说:“我们的福利很好啊!有政府补贴,有固定工资,团里还鼓励跑码头,越努力、越资深的收入越高,只要不怕吃苦,生活还是很好的!”一位四十出头的昆曲评弹体验馆的经营者说:“苏州昆曲市场好,政府也比较给力,待遇自不必说。”一位近六旬的票友说:“啊呀,你真是瞎担心,游客们到苏州都会主动打听哪里可以听到正宗的演出,票都要预订才有的!”我哈哈大笑,你看,传统戏曲在苏州的号召力,没有过时。
哪些叫时代趋势,什么是过时?服装流行趋势够善变,每年有新款、有过时,但所谓的过时往往会迎来时尚的轮回,何况还有永不过时的经典款。戏曲也是一样。昆曲也经历过几次人才凋零,最艰难的时候,全国只剩下一个严重减员的专业剧团,还不得不千里迢迢跑到异乡去讨生活。后来,剧团极尽全部力量排了一出《十五贯》,一炮打响,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想不过时,就要把戏曲做出经典。经典戏曲具有高妙的教育价值,本身也需要教育者的积极建设与推动。为什么戏曲在苏州没有过时?作为一个戏曲爱好者,以我的耳闻目见,一方面有赖于戏曲艺术家不断创新,推出与时代并行的新剧目,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
还是那位昆曲评弹馆的经营者说的:“关于演员收入,一两句话说不清,这里有个发展的过程。”昆曲一开始也艰难,等政府越来越重视起来,越来越注重保护、宣传,老百姓才有机会了解到藏在深闺的“自家宝贝”。现在,苏州既注重保护已有的,也重视培养未来的。一方面创办评弹学校、艺术学校来培养演员,一方面推进“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来培养观众,没有哪个苏州人不知道自己家乡的这些宝贝。有坚实的观众基础,昆曲、评弹、苏剧等演出可绝不是只做游客生意的文旅活动,而是切实存活于苏州老百姓生活中的小日子,不论是阳春白雪的艺术中心,还是下里巴人的平价书场,苏州市民都是购票的主要力量;园林里、茶馆中的随处可见的练曲、练身段,也是戏曲爱好者们自发组织的普通日常。
除了听曲本身,昆曲婀娜的身段、唯美的扮相也很具吸引力,各种摄影工作室里昆曲风的艺术照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同样起到了宣教的作用。在如画中仕女一样的转身、踏步之后,在“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诗一般的曲词间,伴着曲笛清冲高远的余音,年轻的脸庞被传统音乐的璀璨光华所照耀,便在心田里长出了崇善尚美、喜爱传统文化的芽。
想起王珮瑜的那句话: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喜爱京剧,另一种人还不知道自己喜爱京剧。这句话如果把范围缩小,会更正确,譬如上海人之于沪剧,苏州人之于评弹,浙江人之于越剧,山西人之于晋剧,都是同种文化的藤上结出的花果,谁会与自己的家乡戏有截然的隔膜呢?不会不喜欢,只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罢了。大家喜欢,愿意去观看,让戏曲进入生活,形成良好的演出生态,这应该是政府扶持的最终目的,也是解决戏曲困境的根本手段。至于让大家喜欢,那还需要多方合力的自救:在政府扶持下,多形式传承、多渠道宣传;与时俱进地合理创新、积极商演,感染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