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7 16:50:34 来源:中新网阅读量:10040
头饰,服装,戏箱,剧本14日,抬步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非遗展示馆,数百件藏品诉说着民间艺术家欧成斌对闽剧的痴迷与执着
拿起落灰的头饰,轻轻拂去表面的灰尘,欧成斌小心翼翼地将头饰放回原处皱纹,白头发,岁月在年过古稀的欧成斌身上留下了痕迹,但他对闽剧的痴情丝毫未减
8岁入读福州市艺术学校专攻闽剧,10岁进入福州市红旗闽剧团,40岁重新组建郊区闽剧团今年已过了71周岁,他仍奋战在闽剧发展的第一线,担任晋安区闽剧团团长
从艺60余年,欧成斌把自己培养成能导,能演,能创作的多面手他说,生活里少不了闽剧,也离不开
把闽剧送到社区,乡村,送到老百姓眼前,是欧成斌一直在做的据他介绍,闽剧团经常到各地进行惠民演出,去年,晋安区闽剧团和晋安区芙蓉闽剧团上北峰,进社区,演出了100多场
2019年,在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石牌村文化中心内,福州市晋安区城乡社区大舞台的首场演出在此举行欧成斌带着村民学习闽剧表演,首演剧目演的是村里事,演员是村里人,受到大众喜爱
在排练的过程中,他找到了闽剧传承的新思路
欧成斌表示,本身就是学艺出身,对于闽剧是忘不了,也放不下,办这个馆是毕生的愿望,也是几十年来的积累和沉淀。
为了这份痴情,他自掏腰包为展示馆搜集闽剧的服装,道具,舞美设备,曲谱戏本等欧成斌的徒弟,晋安区芙蓉闽剧团副团长谢金钗受其影响颇深她透露,老师淘不到旧的戏箱,就花钱做了几个仿古的,为了省下油漆工匠的钱,她便主动帮忙上漆
说起老师的一腔热血和痴情,谢金钗眼含热泪她表示,把展示馆开起来,不仅是老师闽剧生涯的一个记录,更是督促后人要传承和弘扬闽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末,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州方言系的20多个县市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旅居地闽剧历经数百年的变革,形成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风格,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16日在福州举行值此盛会即将到来之际,欧成斌感慨,闽剧传承现在面临着演员后继无人,观众断层等问题在他看来,闽剧艺术的保护传承,还需创新创意加持
去年,他创作的闽剧《垃圾房风波》《最美晋安人》,以生动诙谐的方式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新时尚,令人耳目一新,演出大受好评此外,移风易俗,扫黑除恶等题材,也被他写入闽剧小戏中根据消息显示,他排练的现代题材闽剧有20余部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于6月24日下午表决通过《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这部法规将上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颁布实施,对于闽剧保护,法规明确规定财政要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欧成斌表示,《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出台,相信对闽剧的保护和传承将有很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