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留学 > 正文

一堂特殊的竹林思政课

2023-05-08 13:12:52   来源:人民网阅读量:7311   

一堂特殊的竹林思政课

  竹林思政课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受访者供图

  春风拂过,竹林摇动,江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竹林里不时传来师生们的笑语欢声。

  这片竹林就是师生们的“课堂”。

  最近,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宋晓龙带着20多名同学沉浸在校内的苍翠竹海中上起了思政课。

  “竹子象征着高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尚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江苏盐城姑娘王雅楠说,今年20岁的她第一次体验如此特别的竹林里的思政课堂。

  师生交流中,没有平日课堂上的举手回答,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沟通更像再平常不过的聊天。从去年开始,该校推出了“竹林思政课”,颇受学生的好评。每学期,这堂特殊的思政课至少要进行三周。“我们尽力保证,每一个班级都至少轮到一次。”宋晓龙说。将课堂带到竹林里并不简单,这意味着在清风吹拂间,德育、美育、劳育要随着竹香浸润学生的心田。

  对此,宋晓龙有独特的教学法。他让同学畅谈各自对于竹的看法。经过“热场”后,他便向同学们讲述起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竹文化与竹精神。

  他介绍说,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在传统文化中,竹代表着正直与气节。很多诗歌中,都以竹为吟咏对象,他带领学生们朗诵起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品味着诗歌中关于竹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启人心智的价值观。

  竹文化中蕴涵的思政元素不知不觉流淌进学生的心间,一次次激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在该校环境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大二学生盛家文看来,竹林是校园里最独特的风景。“走在校园中,竹林的美就像行走在身边的画。在专业课上,我们也时常分析竹林对于环境艺术与设计的作用。”盛家文表示,在竹林里上课可能不是谁都可以体验和感受的,艺术生可以在不经意间“提升审美”,对专业学习大有裨益。

  宋晓龙将课堂的节奏把握得精准,他带领着学生们在竹林里漫步起来,并找到一株在岩石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破土而出的竹子。石竹的坚韧不屈让现场的师生们都为之触动。

  在视觉感官冲击的同时,宋晓龙讲起革命烈士江姐的故事。1948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江姐被囚于渣滓洞监狱。在狱中,一次次面对敌人的辣椒水、筷子夹等惨无人道的酷刑,她始终毫无畏惧。江姐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听到这里,20岁的淮安小伙张致强红了眼眶。他是该校时尚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平日里,张致强比较喜欢阅读革命先烈的传记。在课堂上,他也多次听老师讲过类似的革命故事。“但是这都比不上在竹林中直观感受石竹带来的冲击强,以竹喻人,形象而贴切。”张致强认为,这样的思政教育更能引发学生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

  进行40分钟的“漫谈式”课程后,师生们一起拿起锄头,开始挖笋实践。在劳动中,他们感受着春天的馈赠。该校视觉传达与设计专业的南通姑娘周雨濛从未尝试过挖笋。对于校园中的竹子是何人养护、怎么养护,她了解得不多。课堂上,她第一次拿起锄头,在学校校工的带领下挖笋。

  挖笋的关键环节是找笋,那些未冒头及刚冒头的春笋最为鲜嫩。在校工的指引下,周雨濛慢慢在摸索中找到诀窍。那些泥土轻微隆起的地方,很有可能藏着春笋。

  周雨濛挥动起锄头,一点点将笋周围的土刨开,慢工出细活,急不得,只有当笋的根部完全露出时,才能将笋锄断并连根挖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技巧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她与锄头的“相处”并不容易,锄头很重,她挥舞起来要使尽全身力气。历经一个小时的不断尝试和实践后,她才渐渐熟练起来,最终与同伴一起挖到3只春笋。

  在劳动教育中,师生们的关系也不断拉近。不同专业的学生渐渐热络起来,成为放下手机后结交到的新朋友。

  盛家文也关注到校工的不易,校工的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有些笋可以挖,有些不能挖,要因地制宜,让它们长成新的竹林,这样才能使竹林真正延续下去。”这让盛家文亲身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自身所学的专业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存在于封闭的教室中,除了传统的书本课堂外,还需要找到思政元素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并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的增长点,以浸润、渗透的方式育人育心。”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魏萍表示,近年来,学校依托校园竹文化、陶文化等特色资源,大力开展德育、美育和劳育,努力实现“三育融合”,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土地,启发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学知识,在聆听中思考、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带动思政教育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真正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大学生。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