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新同学,请接收“文化校历”

2023-09-06 12:59:14   来源:人民网阅读量:19673   

新同学,请接收“文化校历”

何为复旦?如何做卓越而有趣的复旦人?日前,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给本科新生上开学第一堂思政课。课上,4000余名2023级复旦本科新生收到一份特殊的“答案”——《文化校历》。

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仪式,到“学科周”、博士生论坛等学术活动,再到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及各类群众性活动,这本不厚的小册子,以校历为载体,遴选复旦校园未来一年近400个学术和文化活动,按月份编排,每月都有主题和时令特色,全景式展现复旦这片育人沃土、学术沃土、文化沃土。

复旦为何要给新生送这本小册子?

今年5月,延续陈望道老校长倡导的“学术校庆”传统,复旦大学将原有的校庆学术文化周,延展为校庆学术文化月。从一周到一个月,连续31场学术盛宴,既传承了复旦的学术文化传统,也成为疫情后校园恢复生机活力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

那么,学术讲座能不能从一个月到全年,从一个学院承办一次,到一个学院承办一周展示活动,形成“学科周”,并将之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党委6月启动《文化校历》建设,打造新时代高校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两个多月来,工作专班面向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征集了2023—2024学年608项活动,最终筛选保留下近400个规模较大、影响力较深、覆盖面较广的活动。目前纳入《文化校历》的活动主要有四类:学校重大仪式性活动、年度重要系列活动;致敬大师活动;学术活动;文化体育活动。活动有的是国际级的,有的是院系的,有的是学生自己主办的。这是复旦首次通过文化校历的形式集成全校各种文化活动,是一份贯穿全年的集成清单,一份多姿多彩的活动集锦,也是一扇展现复旦精神的文化窗口。

“我们主要有两个遴选标准:一是铸魂,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赋能,提升学生成才能力。”学工部部长艾竹说。作为“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复旦版的示范性引领性项目,“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这复旦大学20字育人理念,写入《文化校历》,也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根主线。

《文化校历》的一大亮点是,从9月开始,每个月都将有若干“学科周”活动。未来一年,29场“学科周”将充分展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魅力。

通过首设“学科周”,复旦激励不同思想碰撞、不同学科交融、不同专业互动,共建学术共同体,培育创新沃土。

作为29场“学科周”中的首场,生物生态学学科周的学术讲座、博物馆开放日、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蓄势待发。“希望借此契机充分展现复旦生物生态学科风采,提升学科影响力,彰显文化软实力。”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浩明表示。

“没有校园文化的凝聚,一所大学只是散装的系科组合。理想的校历活动应体现学校的人文科学精神和师生的气质境界。”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期待《文化校历》开启新的复旦传统,逐渐建立一流的常设校历活动。

版权声明: 本网站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投资建议。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改正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版权所有: 中国教育观察网 (2012- )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