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11:25:25 来源:人民网阅读量:19589
小球员在万松园路小学第二届校园足球联赛开幕式上表演花式足球。 吴 攀摄
核心阅读
2021年春季学期,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创办了校园足球联赛,以此带动校园足球开展。今年的第二届联赛,在江汉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扩容,吸收了社区内的成人队伍,成为覆盖江汉区的小学、幼儿园、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不同群体的群众复合型赛事。
后场控球、直塞前场、传中、射门……5月的一个下午,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的操场上,一场8人制足球比赛正在精彩上演,对战双方是万松园路小学五年级组代表队和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代表队。
面对高出一头、身材壮实的成年人,这些平均年龄十一二岁的孩子毫不畏惧,他们积极配合,打出了不少流畅的进攻。虽然最终以2∶6负于对手,但他们的出色表现仍得到了场边老师和家长们的掌声。
这是万松园路小学第二届校园足球联赛第七轮的一场比赛。2021年春季学期,万松园路小学创办了校园足球联赛,以此带动校园足球开展。今年的第二届联赛,在江汉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扩容,吸收了社区内的成人队伍,成为覆盖江汉区的小学、幼儿园、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不同群体的群众复合型赛事。
组织有序,科学安排赛程
这个校园足球联赛,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走进万松园路小学,近距离观看一场比赛,就有了答案。
场上,队员身穿整齐的队服,比赛用球堪称专业级别,主裁判、边裁配置齐全;场下,记分牌和计时器有专人负责,教练和替补队员按规定入座,不远处还配备了医疗救护站……比赛组织有序,参与者态度认真。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五、六年级两支代表队被编入了成年组。“这两支队伍在武汉市青少年足球杯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实力在同年龄球队中是属于比较强的。”万松园路小学总教练邓世俊说,让他们与成人球员较量,目的是提高比赛强度,锻炼小球员的抗压能力。
联赛采取双循环赛制,每周日比赛。先是幼小衔接组的3人制比赛,再是小学低龄组的5人制比赛,最后是小学高龄组和成年组的8人制比赛。共计10轮,每轮14场。
“联赛规则执行国际足联最新审定的《足球竞赛规则》和简易《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邓世俊说,比赛中的29名裁判员全部是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学校聘请的国家级裁判培训后“上岗”。为保证赛事公平公正,每场比赛都有视频回放,比赛当晚赛事组委会公布当轮比赛成绩,接受监督。
科学训练,打造特色赛事
在5月7日下午的比赛中,五年级组代表队的2个进球都来自501班的喻启杰。在上一轮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代表队的交手中,喻启杰也贡献了2个进球。
“我从一年级开始踢球,很快就爱上了这项运动。”今年11岁的喻启杰说,学校每周有1节足球课,球队每天放学后还要训练一个半小时。在教练的指导下,他从最基础的颠球、传球、盘带开始练习,现在已经成长为球队的主力前锋,多次在比赛中进球。
万松园路小学开展校园足球较早,2019年2月被授予全国优秀校园足球特色校。学校配备了亚足联职业级教练员1名,中国足协B级教练员1名,C级教练员5名。
“近年来,我们设立足球课程,积极开展训练、竞赛。”熊丽萍说,学校坚持全校所有班级“每周1节足球课”,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组教学法”,练习和比赛交替进行,确保学习动力不减、运动趣味不断。
联赛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比赛是训练的镜子。作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江汉区践行先进的校园足球理念,实现以赛促练,在比赛中发现更多有天赋的孩子。”江汉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应兰说,在联赛的带动下,校园足球在江汉区各个中小学蓬勃开展。
多措并举,搞好梯队建设
2021年春季学期,第一届联赛正式开赛,当时参赛的球队有18支,主要来自万松园路小学内部。今年的第二届联赛,在江汉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扩容,吸收了区内的一些成人队伍。
为解决足球教学师资不足的问题,学校通过招募家长志愿者、培训行政人员和教师、与武汉体院合作培养实习生等形式,先后培养了30名E级教练。在规范化教学、常态化训练的带动下,学校梯队建设逐渐完备,目前共有8支足球队,参加校足球队的学生200余人。
四年级代表队队员李镇希的爸爸李凯,年轻时也有过足球梦。如今,作为家长志愿者,他会在场边帮忙拍摄比赛视频,积极为赛事组织的各项工作出力。
“足球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是兴趣爱好,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培养他们勇于克服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李凯说,现在学校也会邀请家长组队参加联赛,他最期待明年的比赛,到时候孩子上了五年级、分到成年组,父子俩将有机会同场竞技。
校园足球促进了学校教学的全面发展。“健康体质抽查显示,我校学生的近视率下降,团结协作能力突出。”熊丽萍表示,区里拟对学校运动场和体育馆进行修缮、翻新和扩建,后期联赛将增加中学组,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 人民日报 》